
了解更多
混凝土类型 | 氯离子含量限值 (mg/L) | 备注 |
---|---|---|
预应力混凝土 | ≤500 | 钢丝/热处理钢筋≤350 |
钢筋混凝土 | ≤1000 | - |
素混凝土 | ≤3500 | - |
百年结构混凝土 | ≤500 | 适用于高耐久性要求工程 |
如何进行氯离子含量的检测?
检测方法主要采用化学分析和仪器法。国家标准推荐的硝酸银滴定法(GB/T 11896)适用于实验室环境,通过滴定计算氯离子浓度,精度可达0.1mg/L。取样时,水样不少于5L,需在取样后7天内完成检验。另一种先进方法是离子选择电极法(ISE法),如赢润集团的ERUN-SZ1S-A-C4水质氯离子在线分析仪,能实时监测,响应时间<1分钟,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该仪器符合《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和《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T 14684),检测范围0.1-10000mg/L,误差<5%。
检测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规则?
取样规则严格:地表水在水域中心距水面100mm以下采集,地下水需冲洗管道后取样,再生水从终端接取。检验频率依水源而定,地表水每6个月一次,地下水每年一次。交通运输部《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 202-2011)强调,拌合用水检验应包括pH值、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水泥凝结时间试验使用42.5级硅酸盐水泥,确保凝结时间偏差不超过±30分钟,胶砂强度不低于对照组的90%。
氯离子超标如何防控?
防控措施包括选用合格水源、添加抑制剂和定期监测。使用自来水或地下水时,氯离子通常<200mg/L,远低于标准;若采用再生水,需预处理去除氯离子至限值内。实际工程中,可引入外加剂如腐蚀抑制剂,降低氯离子渗透率20%-30%。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要求拌合前2小时内取样检测,确保原材料合格率100%。
混凝土拌合养护用水氯离子检测不仅是工程质量的守护者,更是保障结构长效安全的根本。通过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先进检测技术,能有效避免锈蚀隐患,提升建筑耐久性。在实际应用中,结合数据监测和预防策略,将显著降低维护成本,推动绿色建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