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光度法测油仪在油气田水分析中的核心应用与技术优势
2025.08.25 浏览量:24 次
紫外光度法测油仪在油气田水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高精度检测能力为油气田的环境监测和生产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赢润集团研发生产的ERUN-ST3-J4实验室台式紫外分光测油仪在油气田水分析中主要用于检测产出水、注入水、修井液及废水中的石油类污染物,符合HJ970-2018国标,精度高、操作简便,广泛应用于油气田环保与生产监控,下面就和赢润集团工作人员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紫外光度法测油仪?它如何工作?
紫外光度法测油仪是一种基于紫外吸收光谱原理测定水中石油类物质浓度的分析仪器。其核心原理是:石油类有机物在225nm波长附近有特征吸收峰,通过测量该波长下的吸光度,结合标准曲线,即可定量水中油含量。与传统的红外法相比,紫外法灵敏度更高,尤其适用于低浓度油类检测。根据《HJ970-2018 水质 石油类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规定,该方法检出限可达0.01mg/L,定量下限为0.04mg/L,完全满足油气田各类水质监控需求。
为什么油气田水分析需要使用紫外光度法测油仪?
油气田在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油废水,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严重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生态环境部《2023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指出,石油类污染物是重点行业水污染控制指标之一。紫外光度法测油仪因其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成为油气田水质监测的关键工具。以某西部油田为例,其日均产出水量达8000m³,采用ERUN-ST3-J4型紫外测油仪进行日常监测,石油类浓度控制在5mg/L以下,远低于《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的10mg/L限值。
紫外光度法测油仪在油气田产出水分析中有何优势?
产出水是油气开采过程中伴随原油或天然气一同采出的地下水,通常含油量较高,波动大。传统方法如重量法耗时长、误差大。而紫外光度法测油仪配合正己烷萃取,能在15分钟内完成一个样品检测,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某海上平台使用该技术后,检测效率提升3倍,年节约检测成本超12万元。更重要的是,正己烷替代四氯化碳,符合环保趋势,避免了有毒试剂带来的健康风险。
在注入水检测中,紫外测油仪如何保障驱油效率?
注入水用于维持油层压力,其水质直接影响驱油效率和地层堵塞风险。若水中含油超标,可能造成孔隙堵塞,降低采收率。据《石油勘探与开发》期刊研究,注入水含油量每增加1mg/L,平均采收率下降0.3%-0.5%。使用紫外光度法测油仪可实时监控注入水质量,确保含油浓度稳定在1mg/L以下。某大庆油田区块实施该监测方案后,三年内平均采收率提升2.1%,经济效益显著。
修井液和增产液中的油类检测为何重要?
修井液和增产液在作业过程中可能混入地层原油或携带油污,若不及时检测处理,可能影响后续作业安全和环境合规。紫外光度法测油仪可快速筛查液体中石油类含量,防止污染扩散。例如,在压裂返排液检测中,某页岩气田使用ERUN-ST3-J4设备,发现返排液初期含油高达85mg/L,经处理后降至3.2mg/L,达标回用,减少新鲜水消耗约40%。
如何确保紫外光度法测油仪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准确性依赖于标准方法执行和设备性能。HJ970-2018明确要求使用正己烷作为萃取剂,校准曲线相关系数R²≥0.999。赢润ERUN-ST3-J4型仪器内置自动校准功能,波长精度±1nm,吸光度重复性≤0.002Abs。实验室需定期参加生态环境部标准样品研究所组织的能力验证,确保数据可比性。数据显示,连续三年参加能力验证的实验室,合格率从82%提升至96%。

油气田水环境管理正迈向精细化、智能化,紫外光度法测油仪以其高精度、合规性和高效性,成为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随着环保法规趋严,该技术将在更多油田实验室普及应用。精准掌握水中油含量,是油气田实现安全生产与绿色开发的重要保障。紫外光度法测油仪以其科学性、精确性与高效性,正在成为行业内不可或缺的技术工具,助推油气田水管理进入智能化、标准化新时代。